作者:张兰青,
五.美国上海邮政代办的邮票
1.利用美国邮票作为邮资凭证
与其他外国客邮一样,美国邮政代办最初也是使用美国普通邮票作为邮资凭证。邮票由美国邮政部提供,首先发送上海,由上海邮政代办分发各口岸商埠的美国领事馆。温州以北的信件送到上海出口。
最早的邮票为1861年美国3分邮票,存世极少。5分棕色邮票与30分橙色邮票使用于1867-1868年,有少量存世。封面图为1864年6月29日美国纽约经伦敦、香港寄上海的实寄封,贴美国1861年3分、10分、30分邮票各1枚,邮票3色。伦敦转口盖7月9日邮资已付日戳。香港转口盖9月3日戳,上海盖9月9日英国客邮局到达戳。这是1个早年3色邮票实寄封,4戳齐全。有1976年和2016年2个证书。美国1861年10分邮票则相对稍多,无论是无格子窗图案还是有“E”和“F”格子窗图案的,1868年起使用。12分和24分邮票则见于实寄封,30分极少,见有信销票。1861年版10分邮资信封,1867-1870年间亦见于亚洲寄往美国。
1863年美国黑色2分邮票也分有无格子窗图案,多用于印刷品、邮寄商品价目表。
1869年美国2分、3分和10分票的使用较为普遍。30分票见于实寄封者,较为珍罕。
1870年美国邮票的各个面值基本上都在中国使用过。2、3和10分票较多见,6分和12分票也不少见。15、24和90分票在中国的使用没有纪录,至少1875年前没有。1870年版的邮政用品未见在中国使用,至少1875年前没有。
1875年7月1日中美通信邮资减为5分后,5分邮票就使用最多了。1905年中美邮资降为2分,2分邮票的使用增多(图2)。
2.美国邮票非正式加盖“SHANGHAI CHINA”(上海·中国)
19世纪末期,由于中国货币贬值,有些人就对外国邮票进行投机。为了抑制这种投机活动,各国客邮纷纷将在中国出售的邮票加盖“中国”字样,限在上海使用。法国在1894年开始,德国1898年,日本1900年,俄国1899年,意大利1917年,英国则从1917年1月1日起用香港邮票加盖“China”在中国各口岸使用。
这种汇率变化的压力早在1912年就被美国上海邮局感受到。Darrah局长要求华盛顿发行一种特别的邮票,以在上海使用。然而华盛顿并没有采取任何行动。Darrah局长就自行刻制橡皮戳加盖美国邮票出售。
a.I式 分两行,加盖缩写的S’HAI/CHINA于1分-50分的美国总统像邮票(图3)。加盖是用橡皮戳在他办公室进行的,存世稀少。
b.II式 加盖也分两行,上行长度14mm,下行7mm。加盖全部大写,加盖字样为SHANGHAI CHINA,被加盖的邮票有1902年13分,1908年1、3、4、5、6、8分,1912年2、10分普通邮票,12度齿的50分和2分欠资邮票,还有挂号邮票和特种投递邮票(图4)。
c.III式 加盖也分两行,上行长度25mm,下行15mm, 加盖字母的字样、字形同II式,被加盖的邮票为1分-25分的包裹邮票,黑色加盖(图5)和全部面值的欠资包裹邮票,黑色或红色加盖(图6)。
这些上海邮局局长擅自加盖的邮票最初被美国集邮界称为“预先盖销票”。由于不是正式发行的邮票,斯科特目录没有给它们编号。然而它们又是确确实实在美国上海邮局使用过,还有不少实寄封(图7)存世。况且,目前其市场价格不菲。
3. 美国邮票正式加盖“SHANGHAI CHINA”
1919年,中国货币的汇率变化迅速,在1美元等于2银元和1银元之间迅速浮动。美国政府决定加盖一套邮票以保证美元不受损失。
第一次加盖
这次被加盖的是1916-1917年的美国无水印普通邮票,齿度P11,从1分到1美元票,除了11分票外,全部加盖。这次加盖字样分三行,原因是邮票改值了,新的面值必须加上。加盖字样如SHANGHAI/CHINA/2C,字体全部大写。
原则上以两倍数字改值,即1分加盖为2分,1美元加盖为2美元。如果中国银元与美元的比价在50分到1美元间任何位置,这种加盖票就是只赚不赔的。如果银元跌到50美分以下,就停止出售票邮票。果然,这套1919年7月1日开始发行的加字改值邮票,1920年10月由于银元跌到接近50分,就被美国上海邮局停售。这套加盖票被从邮局撤走了整整一年,到1921年10月才重新拿出来销售。
由于是官方正式加盖,这套邮票的斯科特编号为K1—K16(图8a、图8b),全套16枚。其发行数量,据负责加盖的美国邮票雕刻与印制局1919年6月30日统计为:1、2分改值为2、4分,各25万枚;3-10分改值为6-20分,各10万枚;12、15、20、30分改值为24、30、40、60分,各5万枚;50分和1美元改值为1美元和2美元,各1万枚。
1921年没有添印邮票,1922年6月30日前第二次印刷,1、2分各5000枚;3-30分各3000枚;50分和1美元各1000枚。其中8分和12分,看起来与第一版明显有差异。2分改值为4分则没有运到上海来出售。
1922年华盛顿成立了集邮局,部分加盖上海票也被退回华盛顿销售,但是其中没有上海也紧缺的1、2、8、12分以及1元、2元邮票。
第二次加盖
第二次加盖票与第一次加盖票的区别在于:4分/2分颜色深;3分,更蓝;6分,橘色更明亮;7分,红色很不一样;8c,橄榄灰,不是橄榄色,被斯科特目录列为“a”;12分,棕红,也被斯科特列为“a”;50分,更加蓝;1元,同7分。1分的区别很明显,其余面值差别不大。然而第二次加盖票据信只有8分和12分运回上海销售。12分在上海断货一个月后于1922年8月才运到上海,在柜台上一直卖到最后一天上海邮局彻底关门。
第三次加盖
1922年6月,上海邮局紧缺最小的2个面值,华盛顿立即加盖了各5万枚,并于7月26日运抵上海。2分改值4分很好认,颜色呈樱桃色,特别漂亮;1分票与第一次加盖色差明显,与第二次加盖差别不大。这批邮票足够卖到年底,部分也运回华盛顿,供集邮局出售。
第四次加盖地方加盖
据说上海邮局在缺少低面值票而华盛顿没有运来之前,1922年7月3日,在与华盛顿通电取得同意后,上海邮局取出1分、2分原票各100全张,委托上海一家印制法国报纸的东方印字社(THE ORIENTAL PRESS)进行加盖。据说副局长Murray现场监督。在小心翼翼地加盖完后,又把字模印版销毁了。然而加盖的字体与华盛顿的略有不同,主要是第二行多了ts两个字母(图9)。1922年7月3日在上海正式发行。
这2枚邮票由于加盖字体与前16枚明显不同,而且又不是一个地方加盖的,斯科特目录给了2个号:K17和K18。其中2分改值4分红色邮票加盖时出现局部漏盖而未检出,一种是漏盖第一行“SHANGHAI” (图10);另一种是漏盖两行,只剩第三行“CHINA”。斯科特目录分别给了K18a和K18b编号(图11),这2枚邮票目前也是价值不菲。
美国K1-K16这套正式加盖票共有3枚邮票有变体,斯科特目录都给了一个“a”。它们是K8a、 K11a、 和K16a。 前2枚16分、24分都是色差,价格差别也不大。K16a是1元改2元覆盖大变体(图12),目录价格是正票的24倍。这个覆盖全张于1922年12月初被发现,据说是加盖票的最后一张,而且仅此一张。尽管覆盖相当明显,Murray副局长还是指示“卖掉”。也许是因为他已经行将退休,而且邮局马上也要关门,所以就不在乎了。为此他后来也受到上级批评。头20枚加盖票是不经意间卖掉的。后来一个意大利水手经过,要求全部买下。到第二年元旦,这枚邮票的价格已经到了50元。
曾任上海邮票会会长的邮商布许,曾经两度经手红印花小1元旧票,也投资了一个这种覆盖票的10方连。他还借来别人的21枚拍照研究,声称仔细看过50枚覆盖票。他为此在1923年8月11日的美国《米基尔邮票周刊》上发文介绍:有不到20枚的覆盖票属于请求盖销;约30枚覆盖相当轻微以至于很难看出来;他拥有1号位10方连(图13)。
另外一种说法是这种覆盖共有2全全张,每张100枚,1922年12月初为上海邮局首席供事Fok Shue How发现。他向局长C.S.Ford 汇报了。由于邮局行将关门,工作千头万绪,局长就同意简单点,在柜台出售。Fok知道这是覆盖大变体,集邮者一定会对此感到兴趣。他在柜台上卖出一部分后,就把剩下的全由自己买下了。他同时把空白信封贴上覆盖邮票,加以盖销,做了几个“实寄封”(图14),这种封目前存世6枚。其中这个双连实寄封是12月4日下午4:30盖销,寄南京路43号Fok Shue How收,另外一个封则是12月31日下午6点盖销,2个封都没有挂号。据说Fok去世前把这些覆盖邮票分给了自己的儿子与女儿。由于其儿子是吸大烟的,不久便把邮票换了大烟。女儿则把邮票带到美国新奥尔良去留学。据美国大邮商Raymond Weil说他见到那个中国女生拿出25方连覆盖2元票时,大大地吃了一惊。然而她最终还是卖了邮票付学费。
查1921和1922两年,每年1月和7月的上海《行名薄》,上海美国邮局并没有Fok Shue How这个人,邮学书刊所传只是根据集邮人的口传所写,不足为凭。Fok Shue How很可能是哪位邮局职员的家人或亲戚,抑或是个杜撰的名字?两封信的收信人地址都是南京路43号,都没有挂号实寄,只是盖戳而已,尽管邮资2元和4元早已超过挂号邮资。
这种高面值覆盖票存世的几个四方连后来分别被大集邮家上海德铿、英国大卫、美国利文斯顿等人所拥有。美国集邮家Druckers 则在1986年获得这个唯一的带版号的四方连(图12),2003年则连同他的美国上海邮局、美国日本邮局的邮政史邮集一起,由西格尔公司付诸拍卖。
1923年1月1日以后,多余的加盖票在美国华盛顿集邮局(PHILATELIC AGENCY)出售了一段时间后,便统统到了邮商手里。
本文来自先睹堂主的博客,手机集邮经授权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