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工部局及其发行的上海大龙邮票(一)

作者:张兰青,

一、上海工部书信馆的成立
1840年6月28日发生的中英第一次鸦片战争使中国沦为一个半封建半殖民地的国家。1842年6月19日,英军从上海北门进城,进驻城隍庙,从而占领了当时拥有40万人口的江苏松江府上海城。此后,外国商人与传教士开始进入上海。然而大清国的上海人并不愿意租房给洋人,松江府也不愿意华洋混居。英国商人与牧师便在黄浦江至河南路、李家庄(今北京路)至洋泾浜(今延安路)间向清政府租地造屋,开办公司。1842年8月29日,清政府与英国签订了丧权辱国的南京条约。清政府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准许英国派驻领事,准许英商及其家属自由居住。
1843年11月17日,英首任领事巴富尔(George Balfour)宣布上海开埠时,常住上海的外国人仅25人。1845年,上海海关由老城迁往外滩(图1、封面图2上海老城的北门),海关开始由洋人控制,其建筑形式为第一代庙堂式海关(图3)。

图1上海老城地图
1851年上海常驻外国人增加到265人,1865年为2297人,1900年为9774人,1930年为36471人。
1853年9月7日,小刀会占领了上海老城,清政府道台吴健彰与部分富人都逃避于租界。随着租界人口的增加,英、美、法于1854年7月11日通过了新的土地章程并选举产生了以英国人为主,有七名董事组成的市政委员会,不久后改称上海工部局(Shanghai Municipal Council)。
1863年7月13日上海工部局设立了书信馆,以便上海洋人间,以及他们与各商埠间洋人通信。

图3江海北关

本文来自先睹堂主的博客,手机集邮经作者授权转载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