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战争时期中华邮政发行的“航空邮简”研究(十二)

作者:余耀强,

三、相关研究
1.不符合资费的国际航空邮简由于资费不断高涨等原因,造成所贴的邮资与邮简资费不符。也有由于所贴邮资的改变,因此导致其性质已完全改变。以下列举数例:
如图1/2所示,1948年8月2日由厦门寄英国,贴4枚邮票,合计85000元,另盖“8月5日”香港中转戳。如按照1948年8月1日~8月20日期间国际航空邮简邮资计算,该邮简邮资应为法币250000元,但该邮简实际邮资力1948年5月19日~7月31日期间的85000元。


如图3/4所示,1949年3月20日由南京寄美国,贴5枚邮票,合计900元。如按照1949年3月11日~3月20日期间邮资计算,国际航空邮简应为邮资金元850元,但该邮简溢贴50元,为调资尾日。


如图5/6所示,1949年4月19日由上海寄美国,贴9枚邮票,合计22900元。如按照1949年4月17日~4月28日期间国际航空邮简邮资应为金元21000元,但该邮简溢贴1900元。推测该简预贴2900元(1949年4月1日~4月10日期间国际航空邮简为邮资为金元2900元),由于调整资费,寄件人另贴5000元邮票4枚,因此造成如此混乱的邮资。

待续……

原载自《延陵邮学》第51期,手机集邮经作者授权编辑、转载

发表评论